重聽協會

重聽協會
聽說無礙, 希望無限

2010年7月28日 星期三

身心障礙者技能競賽 15日起報名

身心障礙者技能競賽 15日起報名

20100712 16:35:13

(中央社台北12日電)第11屆全國身心障礙者技能競賽暨第8屆國際展能節職業技能競賽國手選拔賽,訂11月6日至8日在台北市政府勞工局職業訓練中心舉行,通訊報名時間自7月15日起至30日截止。

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表示,凡領有具效力身心障礙手冊、年滿15歲以上、擁有各職類技能者皆可報名參加。競賽前3名優勝者可獲得獎金、獎牌及獎狀,第4、5名優勝者頒發獎狀。

此外,最近10年獲得全國身心障礙者技能競賽前 3名、未曾代表台灣參加同職類國際展能節職業技能競賽者,可報名參加國手選拔。獲選為國手者,將有機會參加明年 9月於韓國首爾舉行的國際展能節職業技能競賽。

勞委會指出,全國身心障礙者技能競賽每2年舉辦1次,本屆競賽職類包括籐藝、家具木工、電腦程式設計、網頁設計、電腦輔助機械繪圖、資料庫建置、陶藝、絹印、女裝、男裝、工業電子、珠寶鑲嵌、攝影、海報設計、英文編輯排版、蛋糕裝飾、電腦組裝、木雕、軟體應用(英文文書處理)、機件組裝、西餐烹飪(原冷式烹調)、廣告牌設計、服裝打版、鐘錶修理、電腦輔助立體製圖、電腦操作 (視障)、花藝及電腦中文輸入(智障)28職類,是身心障礙朋友展現技能的好機會。

有關第11屆全國身心障礙者技能競賽暨第 8屆國際展能節職業技能競賽國手選拔賽相關報名資料,可至勞委會網站下載,也可在15日至30日到勞委會職業訓練局暨台北市、高雄市等所屬就業服務中心(站)或各縣(市)政府勞工(社會)局(處)索取簡章。990712

殘障者新裝置 上網靠鼻子

殘障者新裝置 上網靠鼻子

更新日期:2010/07/27 09:05 林仟懿

(法新社華盛頓26日電) 醫生研發測試出新裝置,重度殘障人士可能很快就能用鼻子來寫字、推輪椅或上網。

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(PNAS)今天刊出的研究,這項裝置控制鼻子的吸氣和吐氣,而呼吸和嘴部柔軟的上顎有關。

以色列雷荷屋(Rehovot)的魏茲曼研究所(Weizmann Institute)神經生物學教授索貝爾(NoamSobel)指出,上顎由腦神經控制,後者「在嚴重受傷後一直完好保留」。

他表示:「所以眨眼睛才能用來與受傷嚴重的患者溝通,因為眨眼睛也由腦神經控制。」

索貝爾與魏茲曼研究所同事及特拉維夫(Tel Aviv)大學桑克勒醫學院(Sankler)教學團隊共同研發出將鼻息轉化成電子訊號的方法,該裝置將呼吸測量為鼻腔氣流壓力。

裝置含放在鼻孔前端的小型導管,就像醫院裡用來輸送氧氣給病患的管子,另外連接到小型壓力感應器,手腳完好的人測試後很快學會用氣息玩電玩遊戲及寫字。

學家受到健康測試者的結果鼓舞,決定對四肢麻痺與「閉鎖症候群」患者進行實驗。閉鎖症候群指的是全身癱瘓但心智功能毫無受損的疾病。

10名四肢麻痺患者測試後,立刻學會用鼻子寫字、打開網路瀏覽器、並複製詞語貼進搜尋引擎。

研究報告指出,另有10名正常人輕鬆就學會用氣息操控輪椅、穿過迷宮,而一名6年來頸部以下完全癱瘓的30歲男子則在嘗試第2次時,就跟健康的受試者控制得一樣好了。

索貝爾表示,如果這項裝置量產,價格將十分平易近人。

他說:「應該是10或20美元,不會更貴。」(譯者:中央社林仟懿)



2010年7月22日 星期四

美聽障網賽 何秋美封后

美聽障網賽 何秋美封后

更新日期:2010/07/21 04:11 〔記者梁偉銘/綜合報導〕

「好熱也好累,不過贏球更開心。」聽奧名將何秋美再戰球場,拉斯維加斯進行的美國聽障網球公開賽,高齡48歲的阿美姐克服沙漠高溫與體能劣勢,靠著經驗與意志力過關斬將,贏得女單冠軍。

台灣代表隊由資深教練張約翰領軍,帶著何秋美、沙德薰及林家文等老少好手,除了以戰養戰磨練經驗,更要全力爭取積分,以利明年土耳其伊茲密爾世界聽障網球錦標賽的衛冕。

這場女單決賽,何秋美寶刀未老,強勢積極打法壓制大會第一種子的西班牙長人維拉曼多絲,最後就以2盤6:2逼得去年台北聽奧女單銀牌俯首稱臣,也打出3年前慕尼黑世界聽障網賽女子團體金牌的身價。

自嘲是「母雞帶小雞」的阿美姐,美國行不但榮膺女單冠軍,她與沙德薰也搶下雙打亞軍;至於林家文搭配美國地主選手則拿到雙打第3名。何秋美在家族性耳疾發作前,就是台灣網壇球后,更在16年前與王思婷聯手贏得廣島亞運銅牌,如今在聽障界東山再起,戲劇性遭遇與過人毅力令球迷感動不已,「我要謝謝楊董,祝他身體健康。」四維企業總裁楊斌彥30多年來出錢出力,照顧何秋美生活和工作,現在楊董年邁不適,阿美姐希望用最精彩演出,回報命中貴人。

2010年7月21日 星期三

每日講手機10分鐘 患耳鳴機率多70%

每日講手機10分鐘 患耳鳴機率多70%


更新日期:2010/07/21 12:23 國際中心/綜合報導

常常聽到「嗡嗡」的聲音環繞著你嗎?奧地利維也納大學(University of Vienna)一項研究顯示,以手機講電話可能大幅增加患上耳鳴的風險,使用手機4年或以上患耳鳴的風險,是對照組人士的兩倍。

據悉,研究團隊找到平常深受耳鳴所苦的100位民眾,以及另外100名沒有耳鳴困擾的同齡人士,分析兩方使用手機習慣、手機型號,還有使用地點,甚至使用的密度和時間,以及有沒有使用其他裝置等。

結果顯示,罹患耳鳴前就有使用手機習慣的人,耳鳴機率多出37%;每日平均使用手機10分鐘的人,患耳鳴的機會多70%,而最可怕的是,使用手機4年或以上患耳鳴的風險,是對照組人士的兩倍。

主持這項研究的赫特博士(Hans-Peter Hutter)說,耳鳴對於日常生活的干擾很大,但是卻鮮少有效的方法治癒,加上現在幾乎人手一支手機,更增加了耳鳴風險,他建議,未來耳鳴成因研究中,應進一步評估手機的使用習慣,才能讓數以百萬計的人士受惠。

2010年7月19日 星期一

奕佐聽語障 父母讓她正常成長

奕佐聽語障 父母讓她正常成長


更新日期:2010/07/18 04:11

〔記者孟慶慈/台南報導〕即將升國一的林奕佐在嬰幼兒期診斷出聽力障礙,家人堅持讓奕佐像正常孩子般成長,媽媽一個字一個字教說、教聽、糾正發音,父母親不放棄孩子的精神,影響奕佐凡事也堅持到底。

聽障的孩子在數學、閱讀等方面往往較不理想,也難親近音樂,然奕佐的表現不輸同學,更在女兒節與學員分享個人的成長經驗,期勉大家樂觀面對老天爺的考驗。

奕佐表示,打從有記憶開始,媽媽就在一旁不停教聽、說、讀,讓中、重度聽障的自己能夠清楚發音,也聽得懂別人說什麼。

她說,很多人以為戴助聽器就能聽清楚,其實助聽器不能分辨細微的音律、節奏,都是媽媽不斷的訓練,而自己也要很專心,才能掌握對方說什麼,進而正確發音。

她表示,學音樂對聽語障的人來說很難,音樂的節奏、長短音變化大,複雜度遠高於語言,背譜好像是背一堆不相干的密碼,比背課文難上百倍,有一次要考直笛,練都練不好,媽媽看了很不忍心,但自己告訴自己必須堅持,最起碼在認輸之前,要知道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。

奕佐媽媽方秋菊表示,奕佐很認真努力去做份內的事,包括讀書、閱讀、練音樂等,從1歲到入小學前,自己及孩子的爸爸每週帶她到高雄接受一對一語言訓練,過程很辛苦,現在孩子幾乎與一般人無異,樂觀、積極,一切都值得了。

方秋菊說,奕佐小時也曾生氣為什麼聽不見,話說不好,但自己告訴女兒,當媽媽的也想知道為什麼,可是與其去找為什麼,不如面對事實努力改善,從此奕佐不再問為什麼,對做什麼事都盡力、堅持不放棄。

2010年7月13日 星期二

重聽協會 - 99年全國傑出聽障人士表揚,即日起開始接受推薦

接待手語-1

重聽協會 - 99.06.24(四) 龍山老人聽力保健講座

重聽協會 - 99.06.24(四) 龍山老人聽力保健講座












相簿瀏覽:http://www.wretch.cc/album/album.php?id=hearhard&book=83
影片瀏覽: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ki3KlC4DW_U

重聽協會 - 99.05.13(四) 中正國宅聽力保健講座

重聽協會 - 99.05.13(四) 中正國宅聽力保健講座

 










照片瀏覽:http://www.wretch.cc/album/album.php?id=hearhard&book=75#

重聽協會 - 99.06.27 聽障朋友卡拉ok聯誼會實況

重聽協會 - 99.06.27 聽障朋友卡拉ok聯誼會
















相簿瀏覽:http://www.wretch.cc/album/album.php?id=hearhard&book=82
影片瀏覽: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R3gc1Q-em2U